近年来,黎平县依托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通过实施建机制、优服务、强保障等有力举措,为黎平籍在粤务工人员撑起“保护伞”,成为连接家乡与务工地的“连心桥”。
一是建强服务网络,筑牢保障基石。以“精准对接、全程服务”为目标,构建起“县-站-企业-务工人员”四级联动机制。建立在粤务工的黎平籍人员信息库,动态更新1.8万名黎平籍在粤务工人员的就业单位、技能特长、家庭状况等信息,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同时,与佛山当地人社、司法、工会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搭建跨区域维权快速通道,确保务工人员诉求“有人接、有人办、有回音”。
二是聚焦急难愁盼,强化维权实效。针对务工人员最关心的欠薪、工伤、医疗纠纷等问题,组建了专业维权服务团队,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全链条服务。建立24小时求助热线,接到诉求后1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介入处置。截至目前,累计协调处理劳动纠纷19起,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超68.5万元,欠薪纠纷化解率达100%,工伤维权平均处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
三是精准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质量。立足佛山产业优势与黎平劳动力特点,深化“订单式”劳务协作。联合当地10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用工需求库,每年举办“黎平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年均发布岗位信息1.2万条,帮助500余名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占比达60%。针对技能短板,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定向培训,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带动务工人员平均月薪提升至1500元以上,较自主务工增收20%。
四是深化人文关怀,传递家乡温暖。坚持“服务不止于就业”,常态化开展人文关怀活动。在国家节假日组织慰问活动,为留守务工人员发放米、油等慰问品。同时,开通“返乡直通车”,每年春运期间协调专列、专车接送务工人员返乡返岗,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