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应急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2-27 09:59   来源:黎平县应急管理局      字体:[]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黎平县应急管理局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要求,不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法治化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利用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干部集中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集中学习,集中讨论,坚持每周研究依法行政、法治建设、行政处罚和事故调查等工作,依托“学习强国”“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2024年,共开展党委会39次,全体干部集中学习会43次。

   (二)坚持严格执法,着力提升执法效能。2024年,共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23项,涉及17家企业,已立案17起(其中,黎平县万福日化有限公司于2024年立案,2025年进行行政处罚),其中工贸企业9起,非煤矿山企业2起,烟花爆竹6起;立案数较2023年增加3起,其中工贸企业增加1起、烟花爆竹增加4起,危险化学品减少2起。共查处烟花爆竹非法违法行为26家,缴获非法烟花爆竹260余件;本年度行政处罚案已结案15起,正在执行2起,共处罚金99.728万元,已收缴87.328万元;处罚金额较2023年增加35.038万元,增长54.16%。接到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举报16起,查实受理16起,兑现举报奖励4000元(住建局城镇燃气领域2起,兑现3000元;应急局工贸领域2起,兑现1000元);企业内部接到员工举报非法违法行为1起,兑现举报奖励500元。

   (三)推进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一是领导带头走进企业、走进党校深度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是由主要领导在培训中带头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课题分享,班子成员、业务骨干就行政执法业务方面作经验交流,着力提高应急战士执法人员素质。三是以“安全生产月”“消防月”“5·12”防灾减灾日、“12· 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针对地域特点,聚焦目标人群,重点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家庭安全、用电及燃气安全、危化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氛围。

    (四)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强应急领域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一是起草印发《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备案工作的通知》,督促有关单位部门及时修订专项、部门、保障三类应急预案。黎平县县级专项预案共计41个,已修编39个;部门预案共计12个,已修编12个;保障预案共计8个,已修编7个,覆盖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农村消防、校园安全、食品安全、企业安全、森林扑灭火等各行业领域。二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当好“守夜人”,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处置突发应急事件,每天调度汇总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及26个乡镇(街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2024年共编写发布《会商报告》365期,通过贵州省应急指挥平台报送会商报告365期。三是每月进行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2024年共公开黎平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报告12期。

    (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一是2024年5月,完成县、乡、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核实工作,调整更新救援队伍负责人。我县有县级应急救援队伍3支96人,乡级应急救援队伍26支1338人,村级应急救援队伍372支10765人。二是督促指导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工作。2024年共开展消防、防汛、地灾、地震等各类灾害应急演练3847次,参演83254人次。三是2024年9月至2024年10月,联合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贵州排水队赴全县26个乡镇开展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百千万”行动培训,完成全县26支乡级、321支村级应急队伍的1060余人的培训。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执法人员力量不强。二是学法深度、广度不够,办案技巧仍存在短板,特别在涉及行刑衔接方面,对刑事案件前期调查线索存在短板。三是法制审核人员缺乏,不利于本局案件质量提高。

    (二)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层的高度重视,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部分年轻执法人员被派驻乡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执法人员力量不足。二是部门间沟通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学习有待加强。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按照“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保安全、促发展”的要求,锻造应急管理执法队伍在政治上、作风纪律上强要求、严落实。持续“抓班子、带队伍、强落实”党建引领,深入打造“应急为民、平安黎平”为总载体,积极打造“党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县创建、应急值守、应急处突、应急综合执法、应急战士号、应急能力提升”等党建品牌模式。二是加强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引导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安全工程师和法律职业资格证等考试,最大力度培养专业型人才,确保执法人员敢于执法,勇于办案。三是加大对新进人员的执法培训力度,尽快强化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四是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在新招录人员中选择具有法律职业证书的进入执法队伍,作为法制审核后备人才。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档案管理混乱、文书编写错误,案卷评比拿不出优秀典型案例等问题时,建立监督机制,优化法制审查环节,听取专业人士意见,主动接收各方监督,确保把好案子质量关,做实做细引领行政执法领域新风向。

    (二)合法、合理巡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一是按照风险等级评估,划分重点检查、一般检查,严格按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二是在执法检查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合理督查、巡查企业,做到既保障安全,又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以“少次多查”的方式,每督查、巡查一家,都能全面帮扶和指导问题隐患排查和治理,减少进企业现场的数量,提高对企业帮扶的质量。三是通过服务、帮助和执法,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引用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加工设备,增加企业安全投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三)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举报奖励制度。一是落实好县委、县政府拟定的《县领导干部带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规范、有力有效。二是持续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好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直管行业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执法和打击力度,全面落实监管整改措施。四是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违法行为督查督办力度,确保隐患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五是进一步加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场所、农户)安全生产水平。六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加大舆论和群众监督力度,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曝光非法违法企业,进一步推动“打非治违”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七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四)积极推进法律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一是积极配合国家、省、州、县的政策普及和法律法规的改进,持续推进明确专人负责执法机构改革以及新法律法规征求意见报送工作,推进与现行法律相配套的条款和规定修订,进一步明确执法尺度和处罚依据。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立足“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宣教,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