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黎平县持续深化服务残疾人“一件事”,通过拓展窗口服务功能、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通办理服务渠道,为残疾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全力提升特殊群体获得感。
一是拓展窗口服务功能。按照“一件事、一次办”的目标,依托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将残疾人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涉及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整合为“助残一件事”,纳入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受理,减少重复检查和评定,压缩办理时间,提高办证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残疾人权益。
二是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按照“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联动办结”原则,对办证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将残疾人申请书、鉴定表、审批表整合为“一张表单”,减少申请人反复填写和提交申请材料。同时,实行一表申请联办服务模式,组织相关单位对可联办事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清单、办理时限示范文本统一进行梳理、汇总、整合后编制一次性告知单,将纵向串联式办理升级为横向并联式服务,压缩办理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目前,办理残疾人证平均时限由原来7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
三是打通办理服务渠道。建立远程视频办证机制,重点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开通远程视频办证,由申请人申请,村级、乡镇(街道)签署意见同意后,县级医生通过视频了解残疾人身体情况,给出残疾等级和类型的判断,即可完成评残鉴定。同时,建立下乡集中办理残疾证长效机制,由县残联联合县级医务人员组建服务工作队,结合各乡镇办证需求,定期到乡镇(街道)开展集中办证,减轻残疾人跑办负担。今年以来,已组织服务工作队深入12个乡镇为60余名疑似残疾人进行残疾评定检查,办理残疾人证33人,其中通过远程视频办证10人。
(县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