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四级联动摸排、数据信息共享、关爱救助服务、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等举措,全方位开展五类特殊未成年人精准排查和关爱救助服务工作。
一是开展“四级联动”摸排工作。县、乡、村、网格四级协同发力,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全面启动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童伴妈妈、基层警务人员、驻村干部、网格员、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深入五类特殊未成年人家庭走访了解情况,根据儿童家庭实际困难情况及时纳入保障范围,防止漏保、错保情况发生。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走访孤儿50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0人、留守儿童6288人、流动儿童1306人、困境儿童2315人。
二是制定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充分整合政法、教育、公安、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信息管理系统,推动特殊未成年人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监测预警工作合力,构建多领域、全方位的特殊未成年人信息监测网络。县民政部门按月将数据推送至教育、医保、乡村振兴、卫健、残联等相关部门,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未成年人就医就学等权益。截至目前,推送数据1907人次,涉及未成年人11.4万余人。
三是强化关爱救助保护服务。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孤儿助学金发放工作。县民政部门严格按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有关要求,加快补贴发放进度,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对生活困难特殊家庭采取临时救助。截至目前,保障孤儿50人、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140人,发放基本生活补贴资金267.34万元、孤儿助学金15人14.25万元、临时救助金3.35万元。
四是督促家庭落实监护主体责任。组织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督促特殊未成年人监护人或受委托照护人认真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或委托照护责任,确保不发生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活的情况。逐人签订委托照护协议书、监护责任确认书,督促引导务工父母通过电话、视频、微信语音等方式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沟通,给予亲情关爱,加强亲子陪伴。截至目前,全县为留守困境儿童签订监护协议书6478份。
五是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充分利用学校、村(社区)儿童之家、阳光之家、四点半课堂、妇女之家等儿童保护和服务阵地,开展安全教育、生活技能和品德与行为指导。督促村(居)民委员会对特殊未成年人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排查用电、用气、用水、消防和食品安全,预防和避免儿童溺水、交通事故等伤害事故发生。对排查发现存在风险隐患及时排除,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共发现安全隐患点8起,采取措施化解8起。
(县民政局 吴国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