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黎平县2023年农业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7日
黎平县2023年农业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州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工作部署,按照《黔东南州2023年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黔东南州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实施粮油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紧盯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大幅度提高和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零发生”目标,夯实推广、人才基础,大力创建农业机械示范县、农机示范合作社,评选农机推广先锋优秀农机手,实施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油菜耕种收机械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机械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五大行动,奋力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以上;示范推广水稻耕种收机械化2.5万亩,打造核心示范区14个,其中省级核心示范区1个,带动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建设油菜耕种收机械化示范点1个,引领带动全县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全县26个乡镇(街道)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全覆盖,总量达到29家以上;县级农机服务协会实现全覆盖;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零发生”。
三、重点任务
(一)夯实推广基础。围绕粮油和本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分作物、分品种、分技术、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农机化推广应用短板问题清单和工作措施,统筹种植业、农田建设、农机等部门集成配套良种、良地、良法、良机技术,结合实际发布一批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聚焦粮油生产,推进实施“六大工程”“6个100万”提升工程和党政领导领办粮油高产示范点,整合相关资金实施农机作业和机具设备购置补贴,加大烘干、储藏、转运、初加工等环节适用农机具推广力度,在“稻+”上探索机械化开沟养鱼,“玉米+”上探索搬运机械等农机设备应用,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中提高农机参与度。
(二)夯实人才基础。进一步完善农机技术培训机制,全年培训不少于4期160人次。14个水稻示范区、1个油菜示范点农机技术培训实现全覆盖。加大领军带头人培养力度,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军人物1—2名。
(三)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和“农机推广先锋、优秀农机手”评选活动。根据州级制定的“农机示范县、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和“农机推广先锋、优秀农机手”评选活动方案要求,县农业农村局要认真谋划、提前部署,各乡镇(街道)要强化宣传,鼓励引导本辖区农机部门、经营主体、农机手等积极参与创建评选活动,激发农机从业人员推广好技术、好机具的干事创业热情,积极营造争创先进、争当优秀、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水稻耕种收机械化行动。全县示范推广水稻耕种收机械化2.5万亩,其中钵苗机械化移栽0.7万亩;在全县打造县级核心示范区14个,其中省级核心示范区1个,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广播种机、钵(毯)苗移栽机、侧方位化肥深施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装备,集成配套集中育秧、高密种植、机收减损等关键技术,推进绿色防控专业化服务,提高田间管理机械化水平。支持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等设施建设。
(五)实施油菜耕种收机械化行动。在洪州镇建设油菜耕种收机械化示范点1个,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扩大示范面积,探索推进油菜机械化免耕直播、精量联合直播、集中育苗、机械化移栽、机械化收获等,重点抓好稻油轮作区排水晒田、基肥施入、机械整地、开厢起垄、播前除草等。
(六)实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机械化行动。重点推广“2+3模式”适用种植机具;在高屯、罗里等畜牧重点养殖区推广应用生猪自动化环境控制、饲喂和粪污处理系统,肉牛养殖拌料撒料、饲草料粉碎、青贮裹包等农机设备。在高屯、中潮、洪州等乡镇(街道)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推广应用开沟施肥、除草打药、修剪采摘等农机。
(七)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完成新增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7个,总量达到29个以上,实现乡镇(街道)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创办领办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总结推广我县农业社会化多环节托管“菜单式”服务和全程托管“全程化”服务等经验做法。通过购买服务和实施作业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作业,完成全年农机作业面积达80万亩次以上。鼓励引导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应用推广“智能农机云”信息平台。
(八)实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行动。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作用,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化体系建设。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县级每两月对乡镇(街道)全覆盖巡查不少于1次,春耕、“三秋”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检查。健全部门联合执法、综合监督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零专项行动,按计划推进清零目标。加快推进手机APP、二维码识别等数字化监管工具推广应用,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
(九)积极争取省级农机化建设项目。围绕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提升、农机融合种养循环试点三类项目,全力争取项目落地落实,进一步强化项目带动,突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3月前)。制定县级工作实施方案,逐级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与乡镇(街道)签订农机工作责任书,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对任务实施主体开展农机具摸底排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合理购置农机具、秧盘、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4-5月)。重点组织开展进度调度和实地技术指导,举办油菜机收大比武活动,开展油菜测产验收。
(三)中期评估阶段(2023年6-9月)。组织中期检查调度和技术指导,对前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评估。
(四)机收测产阶段(2023年9-10月)。开展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培训,指导调度机具保障各地开展机收工作,各任务乡镇开展水稻测产验收。
(五)后期调度阶段(2023年11月前)。对照目标任务加强调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六)经验总结阶段(2023年12月前)。对全年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相关股室及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黎平县2023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农业机械化的组织领导。同时成立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相关部门要落实好农机化工作,逐一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人,压实工作责任。
(二)积极争资跑项,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向上汇报对接,全力争取中央、省财政加大对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支持,保障“应补尽补、愿补尽补”。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融合与投入力度,配套一定比例的农机化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油生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急需农机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推动设施农业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电、税费减免等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持续鼓励开展“农机贷”,探索将权属清晰的大型农机装备纳入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鼓励开展农机保险。建立农机项目库,统筹相关资金实施农技项目,力保支持农机化发展资金不低于往年。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农机工作宣传力度,聚焦“百万农机闹春耕”“机收减损大比武”和“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开展大宣传。采取专题汇报、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及时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广泛宣传,不断提升农机化工作的影响力。
(四)强化督促检查,严肃工作考评。组建县级农机工作督导组,围绕目标任务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探索开展农机化重点工作绩效评价,每周开展一次工作调度,不定期对工作推进有力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批评、约谈,对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追责问责。
附件:1.黎平县2023年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任务表.xlsx
黎平县2023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docx
3.黎平县2023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